《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于2016年9月9日,经市政府同意下发。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时期是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攻坚时期。新形势下,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对南通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科学谋划做好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工作,bet8娱乐官网注册组织编制了《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并经南通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南通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南通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主要框架和内容
《规划》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二章节构成第一部分,分主要是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定位,总结南通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成就,分析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未来五年南通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四章节构成第二部分,从完善城乡一体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构建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气象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构建交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提升长江口立体交通气象保障能力,完善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加强气象核心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推进气象基础装备设施建设、提高台站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提高气象工作管理水平等8个方面;以及建设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工程和长江口立体交通气象保障工程等两大工程全面谋划了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第五章节构成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规划》实施后,可进一步完善南通城市气象现代化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南通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三角的能力,让市民享受到更加准确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在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方面,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开放合作等。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考虑
主要是六个方面:
第一,“建设新南通”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南通将在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上迈出决定性步伐,基本建成经济强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融入苏南,深度接轨上海,奋力挺进长三角核心区第一方阵。各项发展指标将更趋全面、更具质态、更有富民含金量,努力成为苏中快速崛起名副其实的“领头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建设,都离不开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保障。为“建设新南通”保驾护航,要求不断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领域有着更高的要求。
第二,保障南通建设立体交通枢纽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立体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建设,是南通“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口区域气候多变,铁路、公路、航空和江海河联运体系建设都受能见度、大风、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大风、暴雨、雷电、低温雨雪冰冻也是影响长江口区域立体交通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航运因天气原因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几乎年年都有。开展交通枢纽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是长江口区域综合立体交通安全保障的需要。
第三,“智慧南通”建设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南通作为全国唯一获得“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的地级市,已经迈入了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前沿方阵。智慧南通建设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三大向导,打造经济、人文、治理、交通、环保、生活溜达智慧板块。这对创新运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应用,创新气象组织、运行、管理、服务等工作形态,促进气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气象信息化、智慧气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更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美丽南通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南通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气候变化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应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城镇化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区域性经济开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对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明确了南通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对提高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市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六,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对南通气象工作的新要求。《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明确了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奋斗目标。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和深入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对气象部门改革发展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局出台了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2015年,又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部署和要求,取消和转移了10行政审批事项,加快防雷体制改革进程。国家气象事业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着力增强先行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升标杆、取得实效、创造特色。
三、规划实施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1.建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城市气象精细化预报服务体系。瞄准国内一流气象服务,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构建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大城气象精细化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体系,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综合准确率达到90%,公众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90%。
2.建成基于互联网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响应联动体系。构建“一级预警、四级联动;两级监督、分级落实;对点服务、社会响应”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与气象灾害快速联动响应系统,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现100%对接。打造“互联网+”气象科普精品。
3.建成更具活力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吸引省内外专家和研发人才的运行机制,力争在大数据公共气象服务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并由有1-2项成果投入应用,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
4.建成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气象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多部门合作、大数据融合应用于城市防灾减灾和便民服务的新模式。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做到时时定位跟踪与随身随时随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以《规划》为引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共同谱写南通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