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南通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情况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实施效果,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在全市范围内抽选了331家小微企业、367家新设立小微企业(2014年3月-7月登记注册),对其2015年生产经营状况和成长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平稳,四成多新设小微企业已投入运营,且政策实施效应进一步显现。但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
一、小微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得益于中央不断精准发力、定向施策以及南通毫不动摇地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全市“草根”经济、活力经济、特色经济的小微企业在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可低估。2015年南通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环境呈现如下特点:
1、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平稳。调查显示,2015年,受访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新设并已投入运营的小微企业户均实现营业收为上年户均水平的1.8倍,89.3%的受访已投入运营的小微企业认为经营情况“很好或比较好”和“一般”。分行业看,2015年四季度,89.0%的受访小微服务业企业反映综合经营状况“良好”和“一般”,占比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76.6%的小微商贸企业认为销售情况比上季度“明显好”或“稍好”和“差不多”,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81.6%的小微工业企业认为“良好”和“一般”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在受访的小微商贸企业中,有32.4%的企业认为“稍差”,5.4%的认为“明显差”,占比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13.2、4.1个百分点。在受访小微工业企业中,有18.4%的企业认为“不佳”,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2、四分之三新设企业为首次创业。调查显示,在367家新设立小微企业中,截止2015年末,首次创业小微企业为112家,占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75.0%。其中,大学生首次创业18家,占首次创业企业数的16.1%;非大学生首次创业94家,占首次创业企业数83.9%。分行业看,制造业首次创业的有34家,占首次创业企业数的30.3%;服务业首次创业78家,占首次创业企业数的69.7%。服务业首次创业的企业数为制造业的2.3倍。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但由于其退出成本相对较低,创办容易,企业主们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有过二次或多次创业经历,他们坚信凭借顽强的创业和进取精神,最终都能寻找到最适合的发展平台。
3、扶持政策惠及面不断扩大。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末,54.2%的受访小微服务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惠及面比上年末扩大5.7个百分点,其中15.3%的受访企业享受“免税”政策。2015年,受访的小微工业企业税金总额比上年下降0.9%,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需缴纳税金4.7元,比上年减少0.2元,降幅为4.1%。有34.6%的受访小微工业企业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政策覆盖面比上年末扩大13.8个百分点。在新设立并已投入正常运营的150家小微企业中,有24家享受优惠政策,占营业企业数的16.0%,占比较上年末扩大5.9个百分点。其中,有22家享受了税费减免,占享受政策营业企业的91.7%;2家享受政府资金支持,1家享受贷款优惠。
4、涉及企业收费面明显缩小。随着各级政府放权让利改革的不断深入,涉企收费面大幅缩小。调查显示,在问及2015年四季度有关政府部门对小微服务业企业收费情况时,有55.9%的受访企业反映“无收费情况”,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33.9个百分点,11.0%的受访企业反映有关部门对企业收费比上季“减少”,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27.1%的受访企业反映“持平”,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2015年,受访的小微商贸企业户均支付的各种税费为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税金占20.7%,占比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管理费占6.1%,占比下降6.7个百分点;经营性费用占73.1%,占比上升7.9个百分点。影响企业经营性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房屋租赁费用的逐年攀升。
二、小微企业发展应予关注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当前部分小微企业深感生产经营的压力持续加大,提质增效的愿望表现得较为强烈,但因受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关键因素积累不足的制约,企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困难,转型升级举步维艰。
1、小微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当前,小微工业企业技术自给率低,品牌意识淡薄,用于产品研发的费用不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调查显示,2015年末,有95.6%的受访小微工业企业没有专利或独享技术,94.1%的调查企业不属于科技型企业,90.4%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从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看,62.5%的企业是“技术要求较低的加工”,14.0%的企业是“自主研发”,12.5%的企业是“外部引进”,11.0%的企业是委托或合作开发。与上年相比,36.8%的企业技改“无投入”,仅12.5%的企业技改投入“大幅增加”或“略有增加”。在问及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时,44.1%的企业认为“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36.8%的企业认为“没有创新打算”,28.7%的企业认为“缺乏研发能力和人才”。受当前复杂市场环境、经营者思维固化、创新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小微工业企业缺乏科研动力,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与此同时,在问及受访小微工业企业在互联网云制造方面的应用时,20.6%的企业运用于“电子商务”,10.3%的企业运用于“物流优化”,8.1%的企业运用于“产品个性定制”,5.1%的企业运用于“物联网”,2.2%的企业在“众投融资”。与此同时,当前企业期盼政府有关部门大力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拓展企业获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途径,帮助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
2、小微服务业企业劳动力需求继续下降。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密集关注和高度重视,意味着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就是创造社会就业岗位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战场”的小微服务业企业劳动力需求继续下降值得关注。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受访的117家小微服务业企业吸纳用工人数1503人,比上年末下降4.7%。在问及2015年四季度劳动力的需求时,仅有9.3%的受访企业反映用工需求较上季度“增加”,占比较上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82.2%的企业用工需求与上季度“持平”,占比较上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8.5%的企业用工需求较上季度“减少”,占比较上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在问及企业单位成本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时,有91.7%的受访企业认为是“劳动力成本”。在问及企业招聘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员工难易程度时,44.0%的被调查企业选择“较难”,15.3%的企业选择“困难”,选择“难”的比选择“容易”的高18.6个百分比。2015年末,受访的新设小微企业户均吸纳从业人员7.2人,虽比上年末增长16.1%,但制造业营业企业户均吸纳11.3人,服务业营业企业户均吸纳仅为5.6人,服务业营业企业户均吸纳人数相当于非制造业的一半。与此同时,有53.4%的受访企业期盼“加大政策扶持及落实力度”,有52.5%的受访企业建议继续“减免税费”。
3、新设立小微企业成活率偏低。在新常态下,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经常遇到资金链断裂的困难,因此对外部经济、政策环境的敏感程度普遍较高,成长也显得非常脆弱。调查显示,在全市抽中的367家新设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中,截止2015年末,正常营业的小微企业为150家,占调查单位数的比重为40.9%;停业(歇业)企业16家,占调查单位数的4.4%;当年关闭或破产企业34家,占调查单位数的9.3%;无法查找并核实情况的企业115家,占调查单位数的比重为31.3%。
在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中,截止2015年末,正常营业小微企业86家(比2014年末增加12家),存活率为35.0%,占比较2014年末提高4.9个百分点;正常营业个体经营户64家(比2014年末减少21家),存活率为52.9%,占比较2014年末下降17.3个百分点。2015年末虽然企业营业率和个体户营业率之间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个体户营业率仍比企业高17.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目前受访新设小微企业关注的政策措施(多选)来看,关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有76家,占营业企业数的50.7%,排在最关注各类政策措施的首位。
4、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调查显示,在有融资需求的受访小微工业企业中,由52.4%的企业“没能贷到”或“少部分贷到”所需银行贷款。在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中,平均银行贷款年利息及费用率为8.1%,比银行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4.35%)高86.2%,小微工业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利率较高。2015年四季度,在有融资需求的新设立小微企业中,有82.4%的企业未获得融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5.3个百分点。从小微服务业企业流动资金状况看,2015年四季度,仅有6.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充足”,有18.6%企业反映“紧张”。
三、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几点建议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负政策,南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制订了落实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1、要更大力度落实税收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一要创新完善宣传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实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全覆盖,做到覆盖纳税人、覆盖全社会,有效扩大优惠政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二要不断创新技术手段。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手续,完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软件,对未享受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对放弃享受政策的企业,也予以把关确认,确保政策落实应享尽享。三要继续清理不合理收费。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对小微企业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一律取消。
2、要更大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动员和引导各类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一要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组建,按照小微企业特点设计审贷流程和定价机制,优化贷款业务流程,简化贷款办理手续。二要创新融资方式。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想方设法,创新出更多的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如供应链融资,为给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服务的小微企业解决其生产经营中资金短缺问题。三要创新服务方式。金融机构要针对小微企业的产权性质和业务特点,采取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此外,政府还要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实体金融融合发展,继续“深化政银企联动合作”、“银税联合”等因此,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减免税范围,金融机构应简化贷款程序,减少贷款附加条件,积极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3、要更大力度缓解用工压力。针对南通当前小微型企业感受较为强烈的用工压力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加强调查研究,并制定具体可操作应对举措。一要研究新常态下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特殊扶持政策,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简化审批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二要积极探索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有机结合的小微企业用工试点模式。三要进一步完善南通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实践教育体系,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大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要更大力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外部环境因素对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的束缚不可否认。实际上,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看,其外部环境因素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外因,并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真正可以支撑并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适应能力和市场开发的能力。一要注重引导企业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培养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培育企业树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的意识。二要加快推进企业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断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实施精细化营运与管理,主动寻找发展新空间新动力。三要全力扶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引导出口贸易型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其全面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