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以新理念推进气象改革发展——2017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若干问题解读

来源: bet8娱乐官网注册 发布时间:2017-02-20 字体:[ ]

  1月17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印发2017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中国气象局相关职能司就工作报告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气象部门一直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报告特别提出,“气象发展面临的最大束缚是思想观念的束缚、面临的障碍是体制机制的障碍”。那么,束缚和障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未来如何进一步解除束缚、破除障碍

  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气象事业发展、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我国气象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和认识还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有些单位领导干部没有真正理解深化气象改革与落实国家改革之间的关系,跟踪国家改革举措不及时、不敏感,前瞻性研究不够,对国家改革的一些要求如何在部门落地把握不准,措施滞后。二是缺乏大局观,深化气象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改革工作缺少系统性规划,改革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三是推进改革的进取心不足,决心不够大。有些单位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局党组部署要求不到位,尤其在推进一些割肉削权的改革时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出现担忧、畏难、抵触等情绪,落实改革不坚决、不彻底。四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运用党建优势深入推进改革的能力亟需增强。谋划改革未能与党的建设同步。落实改革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党建工作本身面临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管理方式与全面履行气象政府职能要求不适应。气象管理机制与国家改革创新措施不适应;气象管理机构职能交叉,业务单位职责界面不清晰;依法发展气象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二是保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推进改革的相关配套和支持保障政策没有到位,在提高改革内生动力和有关人员积极性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广大干部职工获得感不高,改革带来的经费保障、业务界面划分、人员管理、经营收入管理等没有及时跟进,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评价导向作用不明显。三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重大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应用机制不活,缺乏创新动力;科技业务人才队伍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发展成长环境和工作机制不活;上下集约、左右协调的业务布局和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业务流程尚不完善,业务整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摆脱思想观念的束缚,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要把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气象部门四项重点任务作为政治责任、政治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有大局观念,要有担当意识,克服部门利益掣肘,迎难而上,坚决落实。重点要在服务体制改革、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一要推进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及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服务中的职责,建立气象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提高气象有效供给。二要建立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气象部门是公共气象服务提供的主体,健全运行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三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引入气象服务市场机制,明确气象服务开放领域,营造良好的气象服务市场发展环境。四要激发和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和作用,大力发展气象社会组织,对于适合由气象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气象服务和解决的事项,要交由气象社会组织承担。

  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一要以突破重大气象业务核心技术为主线,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引导和利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完善以技术突破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二要完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科技驱动和支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以预报精准为目标,构建数据获取、分析和应用为一体,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综合集约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三要建立集约高效的业务运行机制。优化业务布局与业务分工,完善业务流程,统一数据格式、技术标准和业务要求,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四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完善局校合作机制,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人岗相适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完善全面正确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制。加大气象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力度。二要建立新型气象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考虑国家和地方气象机构设置,优化调整现有气象事业单位业务分工、业务机构和业务功能配置,有效整合直属业务单位的功能,建立统筹协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气象业务科技管理机制和权界清晰、分级负责、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气象行政管理机构。三要主动落实国家相关改革政策。围绕中央要求和部署,建立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深化气象预算和财务体制改革,健全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气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二、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新发展”,2017年气象工作要“推进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气象有效供给”。当前我们在供给侧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前,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气象供给侧方面存在着气象服务总量不足、气象业务科技水平不高、气象产品供给和需求错位、气象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气象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气象产品供给业务结构、主体结构、渠道结构和治理结构。

  因此,要推进建立气象产品分类供给制度,改革以预报产品(机构)替代服务产品(机构)的生产方式,按照气象产品性质设置专门的供给体制架构,研发和供给不同类别产品,转变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和科技气象服务的同质化问题;发展多元化供给主体和多样化提供方式,改革气象供给侧限制性制度,降低气象产品市场交易成本,保护气象产品供给产权权益,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和分类评估制度,提升气象供给市场法治化水平;改变传统的部门单一供给模式,将行业气象和社会气象纳入气象整体事业,推动更多力量加入气象产品供给行列,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改革气象业务服务分工重叠制度,调整全国业务布局,打破气象业务结构地域分割、重复建设、共享不足的体制,灵活设置机构和服务职能体系,统筹考虑气象业务机构配置;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解决不同地区人才科研力量不平衡、低水平低层次服务产品重复劳动的问题;依靠创新推动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部门内部管理惯性思维,厘清公共气象产品供给和市场化气象产品供给的界限,革新传统的业务布局和管理方式,推进气象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科学谋划发展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理顺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供给能力。

  三、2004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确立了未来15年发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战略指导思想。此次报告将其丰富为“继续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发展‘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生态气象’”,并将“生态气象”上升为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那么,“生态气象”的内涵是什么 气象部门将通过哪些“生态气象”行动来对接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战略

  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生态安全,是我国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加剧,同时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和国际发展的趋势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气象部门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为目标,再次提出并强调“生态气象”。

  天气气候既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源头因子,也是构成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大气环境,对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有着重要影响。重大气象灾害、极端气候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给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巨大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气象部门业务和服务工作等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气象部门在保障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中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生态气象”就是气象部门从天气气候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入手,运用气象监测预警评估技术方法和手段,实时监测预测年内天气气候对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的实时影响,预估判断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为国家保障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等提供趋利避害的气象服务和参考。

  2005年以来,气象部门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业务和服务体系。未来还需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需求,找准定位、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气象强国的过程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服务能力。

  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0年)》,瞄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为抓手,加强生态建设气象保障核心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核心区域、重点城市等开展生态安全气象综合观测、生态安全气象服务、气候安全支撑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等“四大能力”建设。探索在生态建设气象保障领域内气象大数据、智慧气象等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在试点建设的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围绕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开展生态气象大数据应用、在重点城市围绕绿色城镇化开展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应用“两个示范”建设。

  四、报告提出“全面提升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并将“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列为“坚持改革和创新驱动”部分的第一点。“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特别强调“综合”,如何理解

  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全面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务,要求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与市场参与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是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其内涵是要着眼于国家防灾减灾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的综合问题,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重点加强多部门协同、跨区域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的提出,一是要求转变观念,实现由部门减灾向政府综合减灾转变,积极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融入政府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融入社会应急体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融入公共服务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作为国家整体防灾减灾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要求推进创新,强化灾害风险防控,开展气象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研判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的预警和评估,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关口的前移。

  三是要求开放合作,推动部门协同和跨区域协作,建立部门和区域信息共享、灾害会商、应急联动和灾害评估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消息树”的部门联动,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配合。

  四是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的参与机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综合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防控和转移,强化保险、气象信息服务等市场机制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推进科普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助能力。

  五、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宽领域、集约化、创新型、开放式”发展,将其作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之一。如何理解事业发展“宽领域、集约化、创新型、开放式”的深刻内涵

  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坚持“宽领域、集约化、创新型、开放式”发展,明确了推动气象事业新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方式。

  宽领域主要是强调对气象格局的认识,气象发展理念、服务、业务、管理都要根据需求和技术的进步拓展,以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能力,发挥气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集约化主要是针对气象事业发展的资源配置,促进发展方式从主要由规模、硬件、投入为主向系统集成和成果应用并重的质量效益型转变,气象业务结构向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资源更互动、运行更集约的现代气象业务转变,而不是简单集中。

  创新型主要是针对气象改革发展的动力模式,就是要主动服务和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把创新驱动放在气象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既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又应突出气象发展理念、方式、模式、制度创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

  开放式主要是强调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利用,秉持“开放办气象”的精神,主动适应、深度融入、全面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以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加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深化国际双向开放交流合作,发挥科技优势,努力提升我国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我国由“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

  六、2016年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此次局长会工作报告再次做了强调。这一评价体系包含哪些评价要素 更强调哪方面的贡献 如何引导人才发展、促进气象科技创新

  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气象科技评价要发挥好导向作用,把握好评价要素至关重要,要强化以科技创新质量和业务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引导气象科研机构、科研队伍积极主动全面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面向气象业务现代化需求,集中资源解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科技问题,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为智慧气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气象现代化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储备。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及成果转化应用、科技资源使用效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放合作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价作用,实现从“数量”考核到“质量”考核的转变。通过诊断式评估,深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指导性意见,增强科研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业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对不同评价对象要实行分类评价。对科研机构的评价要突出其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创新性和科研成果的业务贡献,以解决核心技术的能力、科技成果实际使用情况和对业务发展实际贡献为重点,注重发挥业务用户单位、成果中试基地的评价作用。对国家级业务单位的科技评价以建立核心任务协同攻关机制、实现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推广为重点。对科技人员评价,要分类评价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不同岗位的人员,加大解决业务核心技术实际贡献等评价指标的比重,发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评价作用。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转化类成果评价以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业务转化应用前景及效益等为重点;基础性研究类成果评价以成果的科学价值、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以及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储备性为重点。

  积极探索并加快实施第三方气象科技评价与国际同行专家评价。强化评价激励导向作用,将评价结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从而引导人才发展、促进气象科技创新。

  七、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智慧气象”及“统筹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智慧气象这篇“大文章”应当如何做 抓手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智慧气象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贯穿于新时期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要力争让更高水平的“智慧”特征贯穿于气象现代化的全过程、各环节,让气象业务、服务、科技人才和管理以及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变革相融合。智慧气象意味着气象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形成气象业务服务的新形象,使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都能从气象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各级气象部门和广大气象工作者都能从气象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未来,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要推进观测装备的智能化和观测手段的综合化,发展先进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要完善一体化现代天气气候业务,推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要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精准型、个性化、按需响应”的智慧公共气象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个性、专业、优质的气象服务;推进智慧气象与智慧交通、智慧海洋、智慧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气象的支撑保障作用;要基于标准、高效、统一的数据环境,建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教育培训以及行政管理等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管理系统。

  智慧气象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势,适应社会变革和各方面需求,立足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慧气象不仅仅是信息化问题,对气象业务、服务、管理都有新要求。智慧气象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涉及建设发展改革的各个方面。智慧气象更不仅是气象部门自己的事,需要部门内外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当前,中国气象局将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各地气象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同时为社会各方面参与智慧气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条件。

  八、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及“通过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具体该如何入手 如何理解夯实基础与拓展领域的关系

  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弥补气象基础业务的短板,一是要推进观测体系现代化。优化完善站网布局,推进自动站网多要素观测,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和气候观象台,推动社会气象观测工作,提高观测业务运行质量和效率;推进新观测技术业务应用试验,推广国家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试点;加密探空频次,发展探空技术;优化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推行云和天气现象综合观测产品、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综合产品业务;建设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平台。

  二是加强气象信息化基础工作。制定气象数据资源标准,统一地面、高空观测数据标准格式,加强各类资料科学评估和质量控制,研制全球大气再分析试验产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气象业务服务中的应用。

  三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气象业务服务。重视气象应用技术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新型气象技术装备研发和技术储备力度;加强国家级主要业务领域和局校合作重点区域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

  应当说,业务基础能力是气象部门的生命线,也是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水平必须不断得到提升;拓展领域是为了更广泛地发挥气象业务投入的作用和效益,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充分实现气象工作的价值。基础业务、核心技术、领域拓展必须同时抓好,打铁首先要自身硬。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为拓展领域提供可能,同时,满足更广泛的需求进而对基础业务发展给予更大的激励。

  九、近年来社会气象力量迅速崛起,推动国家气象、地方气象、社会气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作为管理部门,在规范、引导、管理、融合社会气象发展力量,提高整体气象服务的水平方面将有何新作为

  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近年来,社会气象服务力量迅速崛起,给气象服务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特别是信息传播领域,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营销手段,打造了服务的品牌,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

  为履行监管职责,中国气象局于2015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以培育气象服务市场,规范气象服务管理为核心,开展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工作。一是进行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标准和制度建设,完成由11项管理制度(办法)和16项标准构成的气象服务市场管理和标准体系框架。搭建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管理系统框架,完成气象服务企业备案管理子系统的建设,组织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省(直辖市)气象局开展气象服务市场管理机构和队伍试点建设,探索开展气象服务市场管理。二是强化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的政策支撑,推进气象基础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制定《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平台,面向社会统一提供30余种基础资料产品和960种卫星遥感数据产品。试点推进气象服务众创模式,建立气象服务众创平台,气象部门提供研发实验场所和数据对接平台,引导企业、社会机构入驻创新平台,开展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气象服务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未来,气象部门将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优化产业布局,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积极培育气象服务社会力量,将社会气象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缓解气象服务供给不足,推动气象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是健全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完整的管理标准制度框架,完成气象服务市场监管系统开发,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机构建设,实现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有标准、有制度、有机构、有人员”。

  二是建立气象服务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内部整合,推进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与气象服务行政审批的集约化、一体化。强化气象服务市场监管部门间的横向联合,开展以气象服务企业信用为核心的监管工作,建立与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推进将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市场监管体系。

  三是强化气象服务的自律管理,加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建设,以气象服务协会为载体,加强气象服务市场数据的收集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

  四是积极培育社会力量,研究制定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将社会气象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释放政策红利。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众创、政府购买等方式,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技术、资金,扶持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

  十、报告提出“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和气候观象台”,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和气候观象台对气象业务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综合观测司:随着我国综合观测系统及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求出发,庞大的观测系统中还存在很多业务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新观测技术发展及资料应用、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急需加强,这些都需要开展大量的观测试验。应当说,开展关键气候区域长序列、稳定、高质量的大气基本气候观测变量和高影响变量的综合连续观测,提供多要素、长期稳定、高精度的基准气候资料,是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监测、分析预测、评估服务等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中国气象局将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不断改进、长期累积,建好示范、逐步推广的建设思路,统一制定布局方案和建设方案,综合统筹推进试验基地和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以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

  十一、报告提出“加强风廓线仪、无人机等边界层探测资料在污染物扩散研究中的应用”,目前气象部门风廓线仪、无人机等探测设备应用情况如何 此类设备未来在气象业务服务中有何应用前景

  综合观测司:截至2016年底,气象部门风廓线雷达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目前资料应用主要在预报分析及模式同化应用两块。

  当前,风廓线雷达资料预报分析已业务化。各地气象台利用风廓线雷达获取6分钟一次连续大气风场廓线信息,能够对高空槽、锋面、中尺度切变线(辐合线)、高低空急流、冷暖平流、垂直风切变、低空急流脉动、晴空湍流区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通过组网能够得到大范围的多层次流场信息,并能计算涡度、散度、高低空急流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暴雨、沙尘、雾-霾天气的预报水平。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同化业务中的应用目前处于试验阶段。未来,风廓线雷达的探测资料可与卫星反演的云导风、大气湿度、云相态、臭氧、气溶胶等产品互为补充,对理解大气动力、热力、化学以及云微物理过程相互作用对天气和气候以及大气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风廓线雷达所获取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的三维风场资料,可以同化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中,有利于改善初始场,从而提高数值预报的准确性;风廓线雷达能够为研究大气边界层特征提供精细的边界层风场资料,为城市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监测资料,能够在空气污染预警预报和研究,以及空气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气象部门已有多家单位利用无人机开展气象要素测量的相关研究,通过无人机平台,搭载不同观测仪器进行垂直廓线观测,包括无人机温湿度基本气象要素探测以及无人机大气垂直采样系统等。无人机作为主要的边界层气象探测平台之一,在国际上已被诸多学者用于研究大气边界层结构等,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相对较低、航线可控、搭载设备可重复使用、可到达人员难以到达区域等特点,因此在边界层气象探测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及良好应用前景。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2月9日一版、二版 责任编辑:张林)